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练|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5)

点击关注 👉 伊人频道 2021-10-25


人生最美的书写 (李娟)


阅读字数:约1 390字    建议用时:20分钟  分值:17分  考查题型:第3题

阅读提示:文字,是一个国家语言的符号,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象征。汉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也融聚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美德。


①初夏,故乡小院里的合欢树花满枝丫,仿佛落满了天上的云霞。树下,一张小桌上铺好笔墨纸砚,六岁的我,正襟危坐,一只小手慎重地握着毛笔,父亲站在我身后,用温暖有力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画,一撇一捺。我凝神屏息,一丝不苟,仿佛在书写自己一生的命运。父亲教我写的字是:人、一、大、小……

②一阵晚风吹起,淡粉色的花儿落在书桌上,落在我的小辫上。我一抬头,就看见儒雅的父亲戴着一副眼镜,温和地微笑着,凝望着我认真习字的模样,注视着他瘦小的女儿一天天地成长。

③那一年,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开始练习书法,临帖柳公权《玄秘塔碑》。父亲说,书法家柳公权有一句名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练习书法,记住几句话:“习字如做人,不得慌张,不得潦草,更不能肆意涂抹;习字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和静气,习字的人就像一个练武之人,比的是内力。书写时气息不能断,提笔就要一气呵成,落笔无悔。”

④如今回想父亲的话,那些话不仅是在解读书法,更像是在解读人生。

⑤年幼时,父亲常带我去的地方,不是热闹的公园,而是西安碑林。因为当时他在西安南郊上班,离碑林不远,而我正在学习书法,父亲想让我从小就能沐浴在古老文化的芬芳里。

⑥那些风轻云淡的日子,父亲牵我的手漫步在古木参天、庄严肃穆的千年庭院里。我们悄然走在石碑之间,用心阅读着一块块虎踞龙盘的石碑,就像阅读一本本厚重沧桑的历史大书。父亲指着一块石碑说,这是你练习的唐代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父亲说,柳体端庄挺拔,沉稳端然,风骨俊秀,古人所说“颜筋柳骨”就是这个道理。在另一块石碑前,父亲站立良久,碑文我看不懂。这是谁写的呢?我问他。父亲说,这是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古人说,草书如名将,于先生的草书洒脱豪迈,雄健奇伟,如同驰骋沙场的大将。他是我们陕西人,一九四九年去了台湾,可惜他八十岁病故异乡,再也没能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八百里秦川。于先生去世前写过一首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父亲的声音在春风里有些嘶哑,我幼小的心灵被于先生的乡愁深深打动了。

⑦父亲说,汉字之美都在书法里。楷书如文人,秀逸端正,别有风骨。如今,我慢慢才理解父亲的话,楷书是穿着一袭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端正从容,疏朗俊逸。收敛了青年时的气焰与锋芒,内敛含蓄,风骨清奇。方方正正的汉字,庭院深深深几许,它充满了汉语的玄妙和美感。它不枝不蔓,中规中矩。只有懂得规矩和节制的人,才有完美的人生。

⑧年岁渐长,才觉得书法里最难写的字,莫过于笔画简单的“人”字。每个人的漫漫人生,最难做的也是“人”啊!书法里除了“人”字难写,还有就是“一”字。人要能做到坚守自己,不偏不倚,表里如一,不忘一颗初心,该有多么难得。

⑨书法是什么?是以竹和兰的身姿,书写尘世的情意。一字一乾坤里,皆是人间的贞静和端然。

⑩小时候习字的经历,在我成年之后渐渐显现出来,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了我日后的写作。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是父亲安排好的。多年后,我用父亲握着的手写作,给各大报刊写稿。不知不觉,我成了终身写字的女子,从懵懂的童年到人生的中年。我渐渐明白,在浮躁的尘世间,只有沉稳静气的人,文字才能做到简洁不芜,端正开阔,坚韧洁净。

⑪对于如今的我,任何一种书写,都是一种修行。

⑫前些天,整理家中的书柜,忽然看见父亲的书法,写在包着书衣的书上,一本是巴金的《家》,另一本是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我抚摸着父亲苍劲俊逸的字迹,泪水潸然。父亲,光阴走了,您也走了,只有您留下的书法还在。

⑬父亲,我用您留给我的笔墨纸砚,教我年幼的孩子学写书法,教会他第一个字是“人”字。因为,是您握着我的手,教给我人生的第一个字。也是您,教我一生好好做人。一代代中国人,就是依靠汉字的书写,传承汉字之美和人间真情。

⑭您离开我一年多了,我常常回想您教我习字的时光,心里竟没有多少孤苦和伤悲。父亲,每当我提笔书写的时候,仿佛您就站在我身边,慈爱的目光一直看着我,鼓励我,督促我,令我不敢懈怠。那些生命之初最美的书写,珍藏在记忆里,温暖漫漫人生。

(摘自《红豆》)

1.父亲为“我”的书写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书写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试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题技法详见P83考点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个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妙处。(4分)

(1)我一抬头,就看见儒雅的父亲戴着一副眼镜,温和地微笑着,凝望着我认真习字的模样,注视着他瘦小的女儿一天天地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楷书如文人,秀逸端正,别有风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中多次写到汉字的字体。根据你的积累,下列有关汉字演变过程的正确顺序是(3分)(  )

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母语争霸战 (王春华)

阅读字数:约1 12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6分   考查题型:第1题

阅读提示:“我”对老公说:“我也要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加入这场‘母语争霸战’,也要让那些高鼻梁的洋人知道咱中国的语言是多么的博大精深。”身在异国,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对祖国的爱,竟是这样深……

前年,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的多伦多。

当天晚上,我们刚吃完晚饭,就听见“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胖老太太。她自我介绍说她叫莱辛,是个法国移民,就住在我家楼下。

第二天晚饭后,莱辛太太又准时敲开了我家的门。她先送给我一束鲜花,随后像变魔术似的从背包里掏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英文版的《多伦多办事指南》,说是送给我的丈夫;另一本是法语版的《王子》,说是要送给我的儿子侃侃。站在一旁的侃侃礼貌地推辞道:“莱辛太太,我不会法语,看不懂。谢谢!”莱辛太太却说:“看不懂不要紧,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学法语啊。”

这时候我和丈夫才明白,莱辛太太的真实目的是想教侃侃学法语。原来,退休以后,莱辛太太就成了一个语言学校的志愿者,免费帮助新来的移民学习法语。按照我们的约定,每天晚饭之后,莱辛太太都准时来我家辅导侃侃学习法语。

两个月后,侃侃上学了。一天中午,突然有人摁响了我家的门铃,开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老者叫藤原昭男,住在我家对面的楼里。

藤原先生笑眯眯地对我说:“哦,听说你家搬来不久,你的儿子在附近上小学,我愿意每天帮助你们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莫非藤原先生是想做钟点工?我暗自猜测。藤原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向我解释说,他义务接送孩子,不收费用。

就这样,我们把接送侃侃的任务交给了藤原先生。

转眼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节前夜,我们一家人正商量着要给两位老人买个什么样的圣诞礼物,没想到,藤原先生先来了。他给侃侃背来了一株一米多高的圣诞树,上面还挂满了男孩子喜欢的小手枪、拼图等。就在这时,莱辛太太也来了,她给侃侃带来的礼物是一顶她亲手用绒线编织的帽子。莱辛太太看到坐在沙发上的藤原先生,惊呼道:“藤原先生,你怎么在这里?”原来他们早就互相认识。莱辛太太气呼呼地责问藤原先生:“侃侃是我先发现的,你为什么要来抢?”藤原也不示弱:“侃侃又不是你独有的,他是大家的……”

我们在一边听了半天,才搞明白事情的真相。原来,莱辛太太和藤原先生都是语言学校的志愿者,一个教法语,一个教日语,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学习他们各自的母语。这两位热爱自己母语的老人常常为争夺同一个孩子发生摩擦。

至此我才知道,藤原先生义务为我们接送孩子,是为了有朝一日侃侃愿意跟着他学习日语——他的母语。

自那天的碰撞之后,两位老人开始各显神通,极力拉拢我们全家。

老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说侃侃可以同时学习法语和日语。

我把这一决定告诉了两位老人,两位老人都同意了。不过,莱辛太太不无担忧地说:“据可靠情报,附近有一位西班牙语言志愿者也看中了你们家的侃侃。你可千万不要让侃侃再学习他们的语言啊!”我向她保证说不会。

这场风波后,我不解地问老公,为什么这些老人对做志愿者这么认真?老公笑着说:“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语言感到骄傲,希望更多的人学习他们的母语。”

听了这话,我对老公说:“我也要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加入这场‘母语争霸战’,也要让那些高鼻梁的洋人知道咱中国的语言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当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我也开始像猎犬一样寻找我的教学对象了。

(摘自《中年人》,有删节)


1.指出下面这段话中加点词语的具体含义。(3分)

莱辛太太气呼呼地责问藤原先生:“侃侃是我先发现的,你为什么要来抢?”藤原也不示弱:“侃侃又不是你独有的,他是大家的……”

 (1)抢: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有的:_______________

(3)大家的:_______________

2.从法国移民的莱辛太太千方百计要教侃侃法语,来自日本的藤原先生费尽心思要教侃侃日语,而且都是义务的。这反映了两位老人对各自的母语什么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圣诞节前夜,藤原先生给侃侃送来一株一米多高的圣诞树,莱辛太太给侃侃送来她亲手用绒线编织的帽子。两位老人礼物后面隐藏着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莱辛太太要教侃侃法语,藤原先生要教侃侃日语,他们在争夺侃侃时各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品质】 假如你将来到了国外,你会凭借什么去打这场母语争霸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人生最美的书写

1.[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解答本题,抓住父亲在“我”练习书法过程中的相关言行简要概括即可。如抓住第①段最后一句“父亲教我写的字是……”,可概括为父亲教“我”写字;抓住第③段可以概括为父亲告诉“我”习字如做人;抓住第⑤~⑦段可概括为父亲带“我”去西安碑林品悟汉字。

[答案] ①用温暖有力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画、一撇一捺地教“我”书写;②教给“我”习字如做人的道理;③常带“我”去西安碑林品悟汉字。

2.[解析] 首先审题,明确答题区域,然后仔细审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分条解答。

[答案] ①只有懂得规矩和节制的人,才有完美的人生;②每个人的漫漫人生,最难做的是“人”;③人要能做到坚守自己,不偏不倚,表里如一,不忘一颗初心很难得;④在浮躁的尘世间,只有沉稳静气的人,文字才能做到简洁不芜,端正开阔,坚韧洁净;⑤一代代中国人,就是依靠汉字的书写,传承汉字之美和人间真情。(答出四点即可)

3.环境描写。设置场景,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渲染开始练习书法的美好氛围。


考点解读

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解读】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背景的描写。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

【技巧点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设置场景。一般用于文章开头或事件的开端部分,为整个故事情节设置一个活动的场景,为下文的人物活动作好铺垫。②烘托(渲染)气氛。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营造特定的气氛。③推动情节。有些环境描写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④突出人物形象。先描写出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场景,然后用当时的场景作为衬托,突出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运用环境描写,设置场景,渲染气氛……(作用要多点回答)

4.[解析] (1)抓住“父亲戴着一副眼镜,温和地微笑着”,可知运用了外貌、神态描写,分析表达效果时要结合父亲的形象和“我”对父亲的怀念、感激之情。(2)抓住“楷书如文人”可知运用了比喻,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和比喻的作用,依照“修辞+分析修辞+效果或情感”的模式回答。

[答案] (1)运用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展现了父亲的慈爱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爱戴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楷书比作文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楷书的秀逸端正、别有风骨,富有表现力。

5.[解析] C 甲骨文(殷商),金文(周),大篆、小篆(秦),隶书(汉),草书、楷书、行书(魏晋)。

母语争霸战

1.(1)指藤原先生争夺莱辛太太教法语的侃侃。

(2)指侃侃只允许莱辛太太教法语。

(3)指大家都可以教侃侃自己国家的语言。

 

考点解读

考点——品析词语的含义

【考点解读】

品析词语的含义,主要指品析动词或形容词在句中的含义。其考查方向主要有:相同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一个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的临时义或隐含义。

【技巧点拨】

1.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含有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表示赞美、肯定的褒义词,还是带有贬斥、否定的贬义词;同时还要注意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在运用时又常常会出现感情色彩的变化,如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

3.要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要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二要善于根据语境加以揣摩。

2.[解析] 只要回答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母语的热爱即可。

[答案] 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语言感到骄傲,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学习他们的母语。

3.[解析] 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他们送礼物是为了取悦侃侃,而取悦侃侃的目的是让侃侃愿意继续跟着他们学习其母语。

[答案] 极力拉拢我们全家,让侃侃愿意继续跟着他们学习其母语。

4.[解析] 抓住“莱辛太太却说:‘看不懂不要紧,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学法语啊。’”“藤原先生笑眯眯地对我说:‘哦,听说你家搬来不久,你的儿子在附近上小学,我愿意每天帮助你们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两句分析,说明区别即可。

[答案] 莱辛太太明白直露,藤原先生隐晦迂回。

5.[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迁移能力。结合文中三个人物的表现,他们都为母语而战,假如你移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说明你凭借的条件,思考自己在母语学习方面的优势,然后作答。

[答案] 示例:假如将来到了国外,我要组建一个志愿教汉语的语言学校,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母语教学中去。凭着我们的热情和能力,更凭着我们对祖国的爱、对母语的爱,来实施母语教学。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2.26.整理)

部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2.26.整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2.26.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2.27.整理)

中考名著知识汇总(2.27.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汇总(2.27.整理)

古典诗词古典文学(2.28.整理)

传统文化知识汇总(2.28.整理)

初中作文指导 (2.28.整理)

学生习作(11.5.整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目录(7-9年级完整版)

寒假预习 | 部编版七下、八下、九下电子课本完整版

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寒假读起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更多学习资料,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